中国供暖分界线:供暖分界线是怎么划分的?

 新能源资讯大集合   2020-03-08 07:23   1,505 views 人阅读  2 条评论
浙江(杭州、湖州、嘉兴、宁波、绍兴、金华)智恩空气能热水器上门安装 咨询电话:13506835683

中国供暖分界线:供暖分界线是怎么划分的?

最近这几天,中国供暖分界线可能要南移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大新闻。不过呢,目前这件事还处于提议阶段,目前八字还没一撇,如果是地处供暖分界线附近的朋友,大家期待一下就好,不必太激动。毕竟,即使真的要在南方实施集中供暖,还得等很长一段时间。

供暖分界线

因为这条线的存在,导致许多南方的居民享受不上集中供暖。居民们纷纷表示费解,为何供暖分界线刚好划定到自家门前就停止了呢。其实呢,这都是有历史原因的。笔者对知名空气能企业纽恩泰的人员进行了咨询和访问,了解到了供暖分界线的由来,今天来跟大家说说。

根据目前的信息,最早的秦岭淮河分界线概念是由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提出。在1908年时,他提到:“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个南北的分界,可以认为是秦岭。

而后,到了1935年,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在著作《中国气候概论》也提到了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认为但凡是经过秦岭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个山脉。这个山脉可以说是南北的分界。山脉的两侧,无论是植被的种类还是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都有巨大的差异。竺可桢先生的言论,让更多的的人意识到了秦岭淮河的关键性。

再往后,就到了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甚大,许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动辄出现低至零下10度甚至20度的气候。这样的环境下,室内没供暖,老百姓无法生活。因此,国家参照别国,建立了住宅锅炉集中供暖体系。但是由于刚建国,并不具备在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全面采暖建设的条件,因此就按照一个特定的规则来划分区域。这个规则同样是参考了当时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室外温度5℃以下定义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才能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经过综合的测算和分析后,就确定了秦岭淮河作为供暖分界线。分界线以北,大规模建设集中供暖,分界线以南,无福享受。

如今已经是2018年,南北两地仍然还像几十年前一样,在供暖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只不过,在供暖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污染大、能耗高的燃煤供暖在渐渐减少,清洁采暖成为了“主旋律”。在北方“煤改电”中,以纽恩泰为代表的一干空气能企业开始为各地居民安装空气能热泵。不难预计,假以时日,供暖分界线真的要南移,那么除了锅炉供暖之外,空气能热泵也有可能在其中占据不小的比例。至于这件事什么时候会发生,谁也说不准,静静等待就好了。

中国供暖分界线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产生影响

每年的11月15日,中国的集中供暖系统开始工作,并在未来4个月内为居民住所持续输送暖气,这让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北的数百个城市中的居民欢欣不已。而那些分界线以南的城市——哪怕只是一里之外——则要在没有暖气供应的情况下捱过这个冬天。

这种“不公”并不容易解决,而中美领导人本周宣布的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或许已使该问题变得更为艰难。清华大学教授江忆表示,政府不太可能为南方所有城市居民提供集中供暖,否则中国每年将多烧5000万吨煤炭。

各方观点

2014年的11月15日,随着中国政府的集中供暖工厂烧起锅炉,并在未来4个月内将滚滚热流送入千家万户,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北的城市居民开始喜上眉梢。而那些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南——甚至咫尺之遥的居民,将经受没有任何暖气的冬季。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民众生活水平改善,该分界线正日益被视为“时代错误”或“不合时宜”。有些城市甚至曾因大量市民同时使用电热器而遭遇大面积停电事故。有学者认为应以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当地是否提供集中供热的决定因素。两年前,一些中国政协委员还提交过将集中供热向南扩展的建议,并相信中国政府已具备此能力。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表示他即将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我国集中供暖沿长江重新划定南北供暖分界线”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供暖分界线

本文地址:http://www.taijiyuncang.com/1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新能源资讯大集合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1. 新能源资讯大集合
    新能源资讯大集合【站长】 @回复

    浙江智恩科技专业生产空气能热泵(家用空气能热水器、商用空气能热水机组、空气能热泵采暖系统、空气能热泵烘干机组)、太阳能(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工程控制柜)系列,共五十多种产品。咨询电话:13506835683

  2. 新能源资讯大集合
    新能源资讯大集合【站长】 @回复

    中国供暖分界线上的城市,太悲催了

    每到冬天,就能看到很多人争论南方和北方哪里更冷。

    有人说是湿冷没有暖气的南方,有人说是冰天雪地零下20度的北方。

    但南方比如广州,现在最高温度还有20多度的温暖,北方比如东北,早已被大片暖气包围。

    真正最冷的地方,既没有北方暖气,也没有南方“高温”,这就是中国南北交界处的城市。

    刚好,我家就在这样的地方。

    家乡湖北襄阳,位于秦岭淮河线南边一点。我们不算北方,但好像也不能代表南方。

    就是在这个不南不北的地方,冬天成了我的童年噩梦。

    家乡的冬天,太难熬了

    襄阳的冬天,就是随着秋裤、保暖裤、毛裤、棉裤一层层加在身上到来。

    但穿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只要一坐下来,就会感觉自己正慢慢化身一座冰雕。

    很多人不理解,室内能冷到哪里去,在东北室外可是泼水成冰,行走困难。

    虽然没“泼水成冰”,但这里的冷也能让一切稀松平常的衣食住行活动变得困难而痛苦。

    看电视,拿遥控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写作业,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即使在家里,手一般也只敢缩在袖子或口袋里。

    对北方人来说,露指手套或许是个令人迷惑的发明,但它却是我们冬天的必备单品。只有戴上露指手套,手指才能稍微灵活地活动,而不至于冻到不能屈伸。

    取暖设备也有,但相当于没有。

    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小小的取暖器。而它的温暖范围,只有面前那么一两平米。一旦在取暖器前坐下,就再也不愿挪窝了。因为一起身,就又会被冰冷的空气包围,吞噬掉刚刚积攒的热量。

    在冬天,家里连吃饭都和平时不一样了。电热锅是必备的,而炒菜是奢侈的,因为它会在冷空气中迅速冷掉。

    通常,我们会提前炖好肉,再直接倒进电热锅里,配上大白菜、粉丝、油菜之类的配菜,边吃边煮。

    有时候我爸会买现成的牛油锅底,回来直接放电热锅里煮,这大概就是我对火锅的最初印象。

    当然,一天中最大的挑战还是晚上上床睡觉和早上起床。无论是下定决心钻进冰冷的被窝,还是从睡了一夜终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都需要勇气。

    睡觉之前,先要把被子折成像蚕蛹一样的形状。然后脱掉外衣,像探险一样把脚一点点探进冰凉的被窝。

    冬天的每个前半夜,我都是蜷曲着睡觉,被窝深处就像一个冰窟窿,腿根本不敢往里伸直。

    最冷的时候,一床被子可能都不够,还要在十斤重的棉被上再多铺上一床被子,甚至把羽绒服也铺在上面。

    十几斤的棉被,是冬天的重量。

    起床更可怕。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穿上在冰冷的空气里泡了一夜的衣服,相当于跳入冰海。

    久而久之,我练就了“被窝穿衣”的技能。前一天睡觉时把毛衣塞进被窝里,醒来再把裤子塞进被子里,试图把这一夜积攒下来的温暖留在身上。

    每次起床都像是英勇就义的悲壮史诗,因为三分钟后,寒意就会席卷全身。

    北京的冬天,没那么可怕

    三年前,我考到了北京的大学。

    经受了近二十年残酷冬天的我,对北方的冬天感到恐惧。毕竟我从未见过积雪难消,河流结冰的场面。爸妈也担心学校的被子不够厚,他们甚至考虑给我送十几斤的棉被。

    结果,到了北京我才发现,原来冬天可以这么过。

    根本不需要厚棉被,否则半夜会热醒。一床普通的棉被,一年四季都能用。

    早上起床我可以轻松地掀开被子,慢慢穿上衣服,而不用费劲地在被窝里穿衣服。

    穿着单衣,在宿舍能做任何事情,从家里带来的毛绒睡衣和羊毛袜都彻底失宠,在箱底压了几年。

    原来以为北京的冬天一定冷得不可想象,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是舒适得不可想象。

    当然,北京室外还是很冷。每天早上看天气预报,最低气温都在刷新我的认知下限。偶尔的大风更让人绝望,好几次我在北京的街头,被六七级的大风吹到面部几乎要失去知觉。

    不过,北京的冷和家乡的冷还是不一样。

    在北京,好像只要衣服足够挡风,帽子围巾手套口罩一整套装备把自己裹的足够严实,寒风就吹不进去。而在家乡,即使只有零下两三度,但似乎不管穿得多厚,寒气总能找到缝隙钻进身体。

    原来,冷不冷,气温不是最重要的,体感温度才是。北京的零下20度和襄阳的零下2度,未必能决定哪个更冷。而除了气温,风力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的关键。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在气温同样5摄氏度的情况下,70%的相对湿度对应的体感温度为2.6摄氏度,7级大风对应的体感温度为2.5摄氏度[1]。

    在冬天,襄阳保持70%以上的相对湿度很容易,但北京刮起七八级的大风,并没有那么频繁。

    襄阳市1981年至2010年的气候平均数据显示,襄阳在11月、12月和1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均在70%以上。

    而在北京,2018年每个月的平均风速都只有2级,全年只有3天风力超过了8级。

    从室内温度来看,从11月到3月,襄阳有近130天的室内体感温度小于13摄氏度,平均只有6度左右[7]。而在集中供暖的北京,室内至少需要达到18摄氏度[8]。

    潮湿不仅会让寒冷更加深入骨髓。还更容易让人生冻疮。

    小学的时候,连续几个冬天我的手上都生了冻疮,又红又肿,总被同学嘲笑是“猪蹄”。

    冻疮遇着冷空气,疼,拿热水袋捂一捂,又痒。睡觉的时候放在被窝里也不是,拿出去也不是,折磨得人觉都睡不好。倒是来了北京之后,我的手再也没长过冻疮。

    在南北交界线上,还有一些比我们更潮湿的城市,比如临海的江浙沪地区,雨雪天就要更多。

    根据上海市的气候数据,1月份上海的平均降水天数仍然接近十天,平均降水量达到了66毫米,和6月份的北京差不多了。

    小半个月都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我想我可以理解网友说的“泡在冰冷水里的冷”了。

    暖气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经历过襄阳和北京强烈的对比后,我最想知道的是,南北交界的地方明明这么冷,为什么没有暖气?

    按照最主流的说法,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短缺,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经济成本,当时以秦岭-淮河为线,划定了北方为集中供暖区。

    让人迷惑的是,位于这条供暖线沿线的城市,好像也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比如位于淮河以北的安徽毫州、江苏连云港等城市,就没有集中供暖。而在秦岭以南,和襄阳纬度差不多的湖北十堰,却享受着集中供暖。

    河南南部的周口和信阳人民可能更不服了,这两个城市都没有集中供暖,而夹在它俩中间、车程不过一小时的驻马店,倒是早就有了集中供暖。

    如果说当年是因为经济水平和能源问题划定的供暖线,这么多年过去,经济发展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供暖线也该改改了。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2年,就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将北方集中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的提案。2018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周洪宇还提议应沿长江重新划定供暖分界线。

    虽然这些提案并没有得到最终的认可和落实,但有不少城市开始自己尝试供暖了。

    位于淮河以南的安徽合肥,截至去年11月,已经在189个小区实行了集中供暖,范围覆盖合肥主城区和三大开发区,涉及居民11.5万户[12]。

    杭州则推出了分户式供暖服务,截至去年10月底,已经有7万多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采暖。

    襄阳也在逐渐推广集中供暖,听说已经有一批住户享受到了暖气。

    只是,就算大家一到冬天就嚷嚷着太冷,想要拥有暖气,可真到实施推广起来,又有人打退堂鼓了。毕竟,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钱。

    一位环境学院的朋友去年专门在襄阳做了调研,结果发现,九成的受访者支持集中供暖。但在考虑了采暖价格之后,八成的受访者觉得价格要比自己的预期或者承受能力要高,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明确表示会因为价格不再支持集中供暖。

    要实行集中供暖,最主要的花费就是供暖基础设施的建设安装费用和每年冬天的采暖费用。

    供暖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费用,也就是所谓的“初装费”,一般至少需要近万元。

    前面说的河南信阳,去年刚要尝试集中供暖,就因为“初装费”过高,每平方米高达245元,遭到了小区居民的反对,936户居民只有7户签字同意[14]。

    而集中供暖的采暖费用,南方目前大多是按照面积来进行收取。

    比如合肥,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内的供热价格是每平方米21.5元,144平方米以上是每平方米23元[15]。襄阳目前则是按照每平方米24元的价格进行收费。

    以面积100平方米的住宅来计算的话,一个冬天需要花费2000元以上。

    而2018年襄阳市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3947元[16]。一年的集中采暖费用,就要花掉约5%的收入。

    并且,集中采暖费用要比居民现在自己使用供暖设备的花费要高出不少。据调查,近50%受访的襄阳居民每个月自己使用供暖设备的花费不超过400元,按三个月计算,一个冬天的花费也没有超过1200元。

    而由于南方城市并不是国家划定的集中采暖区,相关供热企业无法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也面临着经营的压力和能源的问题,采暖价格难以下调[15]。

    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集中供暖,好像也并没有那么理所当然。集中供暖这样工程量大、覆盖面广的项目,钱才是最终的考虑。

    前些天家里人发来视频,家乡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小孩子们又欢天喜地地出门玩雪了。而马上要回家的我,刚刚经历了北京的三场大雪,对家乡的那点雪早已没了兴趣,我只觉得冷。